您的位置:國際貿易網 > 行業(yè)資訊 > 商務部稱今年外貿順差將減少 有助減少貿易摩擦 |
商務部稱今年外貿順差將減少 有助減少貿易摩擦 |
發(fā)布時間:2010-11-17 來源:--- |
商務部新聞發(fā)言人姚堅16日表示,盡管10月外貿順差出現增長,但由于出口增速回落明顯而進口價值擴大,2010年全年我國對外貿易順差額將收窄。 根據海關統(tǒng)計,我國10月貿易順差為271.5億美元,比9月增加103億美元,同比增長14%。但1至10月的外貿順差同比是下降6.7%。且無論從10月當月還是前十月的總體看,進口值的增長幅度都高于出口值。 姚堅認為,從全年看,預計我國外貿順差將減少。 首先,目前出口放緩,反映了外需疲軟。尤其10月出口,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回落。特別是加工貿易進口減少,說明出口可能進一步下降。加工貿易進口只增長18.6%,低于整體進口增幅6.7個百分點。我國目前56%的加工貿易進口,是由以出口為導向、對海外市場更敏感的在華外資企業(yè)完成的,因此,加工貿易進口的下降,是未來出口下降的一個信號。 第二,在出口放緩的情況下,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,將推動進口值的增加。10月,一部分大宗商品的進口減少得比較多,導致一般貿易的進口規(guī)模環(huán)比下降了124億,比9月一般貿易的進口,特別是大宗商品的進口下降得比較多。但從全年看,進口漲價的因素已經顯現。海關數據顯示,10月我國原油進口量無論同比還是環(huán)比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,但月度進口平均價格卻上漲了8美元。 而美聯儲最近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,亦引起市場對國際大宗商品可能進一步上漲的擔憂。這將給中國的進口和外貿帶來更大壓力。 外貿順差的減少,一方面可以改善中國的國際收支,有助于減少貿易摩擦;但另一方面,大宗商品價格上漲,也會增加輸入性通脹的壓力。 |